自由和體驗是孩子的圣衣
朱正歐
《父母世界Parents》執(zhí)行主編,資深媒體人,以專業(yè)與公正的態(tài)度堅守育兒媒體的職責,懷揣童心、愛心、平和恬淡之心,陪伴兩個孩子成長。女兒田田10歲,兒子柱子8歲。
Parents執(zhí)行主編朱正歐:《父母世界Parents》雜志執(zhí)行主編,一對小姐弟的媽媽。多年來,始終以專業(yè)、理性、責任守護著育兒雜志的天空,同時也懷揣著童心,愛心,和平和恬淡的心,在陪伴兩個孩子成長的同時,不斷思考,一路漸進。
每每在兒童游樂場看到追在寶寶屁股后面大呼小叫的媽媽,每每在聚會中看到孩子的各種嘗試被緊張的媽媽暗滅在萌芽里,每每收到“1歲的寶寶可以去海邊嗎”“他為什么總喜歡玩不是玩具的玩具”以及“親子班里有特別霸道的孩子,我們還要不要去上課”的擔憂時,我真的想笑著對各位媽媽講:
“信任你的孩子吧,多給他自由體驗的機會,讓他成為他自己,讓他從生命的初始階段就能有機會對自己負責,可以自主地探索這個世界,請盡量減少對他們說出來的一個個'不'吧!”
不要簡單粗暴地說“不”,因為忠于內心和獨立思考,是未來世界之所需。
我對女兒的放手態(tài)度,應該是從她出生之前就已經(jīng)埋在心里了。這幾乎是對我自己成長經(jīng)歷的一種反思甚至反叛。我從小就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上學時是好學生,在親朋嘴里是楷模,工作中是勞動模范。好像總有理智在告訴自己:你就應該這樣,大家也需要你這樣。所以最終結果是,我在“應該”的層面上很滿足、很快樂,可是心里并沒有那么滿足和快樂。于是,當一個小小的生命降臨到我身邊,我突然領悟,我不要讓她成長在一種既定的“聽話”和“應該”里面,而是在不影響他人、不破壞環(huán)境的前提下,更好地成為自己。
“沒有人可以站在河岸上學會游泳”,去體驗才能真正收獲成長
記得我小時候,爸爸最喜歡對我說的一句話是:“沒有人可以站在岸上學會游泳的。”記得工作遇到阻礙時,我和好友共同感慨:“沒有人可以通過只是看別人摔跟頭來獲得成長。”是的,我不會對女兒說不,以阻止她跳進池中提高水性,也不會因為前面有坑而把她抱離地面,妨礙她知道摔跟頭是什么感覺。在我看來,這些就是一個父母能夠給她的孩子的最好的圣衣,我們不該對這種體驗、這種成長、這種收獲說不。
女兒出生之后,我?guī)缀醪粫Ω鞣N游戲和大自然說不,不會對那些可能獲得真實的、新鮮的自由體驗說不,不會對她小小的心靈需要的慰藉和滿足說不。在陪伴田田長大的這些年里面,我會把整個家變成一個自由體驗大本營,除了電和火之外幾乎沒有禁區(qū),每天跟她摸爬滾打在一起。我們會把她裝在提籃里,跟著我們見朋友、逛書市、涮火鍋。我們早早地就把她帶到花鳥魚蟲市場、帶到林間和溪邊、帶到畫室或者樂團,幫助她運用自己的所有感官認識這個世界。我們每年會拿出兩個月的時間駕車出游,不用在乎她到底能記住什么,只是世界實在太大了,我們都要去看看。我們和田田一起,重新成為大自然的孩子,去接收大自然送給我們的一切。
田田和草地最初的親密接觸,坐在毛毯的邊緣,摸到小草扎扎的感覺讓她興奮。
10個月,踉踉蹌蹌走在草地上,摔一下不是問題,哪個大人都摔過跟頭,但是有哪個大人因此一生不敢走路,因此摔出腦殘?
1歲兩個月,在采摘園里貪心地兩只手都要去摘蘋果。故事的后續(xù)是她栽倒了,一臉泥。但從出生就給她打造小體格,不就是為了讓她能夠戰(zhàn)勝這樣的挑戰(zhàn)嗎?
不開心了,那就在你喜歡的大地上休息一下吧,那里有你需要的支持和力量,而你需要知道任何時候當你需要支持和力量的時候,可以通過自己的辦法找到……
三歲之后,“探險”在她的嘴里成了最閃耀的詞語,有水的時候絕不走旱地,有土路的時候絕不走石板路。其實我發(fā)現(xiàn),我也挺喜歡這樣的。
落葉也是好玩具。躺在上面聽身子底下的沙沙聲,站起來和小伙伴來一場樹葉雨,對,衣服會臟,甚至褲子會破,頭發(fā)會亂。但是縱情歡樂難道不比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更加重要嗎?
© 版權聲明
《父母世界Parents》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發(fā),請勿轉載。未經(jīng)允許轉載,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