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英國學前班在學些什么?
老師通過具體觀察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考察各方面的能力
其實,直到最近我才認真地去了解了英國學前班的教學大綱。在我以前的觀念中,我覺得孩子真的就像生活在大自然的小朋友,不用學習。


但事實上并不是這樣的,老師會從他們平時在學校的表現(xiàn),考察孩子的各種能力。7月第二個周五,我收到了兒子學前班的評估報告,這個EarlyYear Foundation Stage(EYFS),是2012年英國教育部制定的教學大綱,對孩子在每個年齡階段需要掌握的內(nèi)容列的很詳細,老師根據(jù)大綱的要求進行備課。沒有書本,沒有教條,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就會知道接下來哪些方面需要加強。那么下面,我就來具體講講,英國小朋友在學前班里都在做什么?
認識自己的名字—孩子自我認知的第一步
首先是要認識自己的名字(這個在幼兒園的時候已經(jīng)認識了)。孩子的名字隨處可見,例如衣帽架,教室門上。每個孩子的照片和名字印在卡片上,然后過塑,這樣孩子可以正確地根據(jù)自己的照片找到名字,時間長了就認識自己的名字了。
其次是要會寫自己的名字,幾個月前1對1家長會,我看到兒子的日常記錄里有一張寫著他名字的紙,老師寫一遍,兒子在下面照著寫好幾遍。不過老師不會去要求孩子練字,每個孩子的英文寫得都是歪七扭八的。
字母的趣味認知—為日后的自然發(fā)音打基礎
老師會教他們字母發(fā)音歌曲—“26 English Alphabets Phonicssongs”(26個英文字母發(fā)音歌),洋洋回家會時不時地拿iPad來聽歌,對記住26個字母和自然音發(fā)音有很大的幫助。
靈活多變的課堂閱讀—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表達能力以及好奇心
英國學前班每個班有一個班主任,兩到三個助教。英國學前班沒有固定的課本,課上班主任和助教會給他們分組(他們班是分紅黃藍綠橘5組),教他們看圖讀書或者討論。孩子也可以選擇他們喜歡的書,讓助教給他們讀。
在他們的課堂上沒有固定的椅子和課桌。班級里到處都是地毯,所以孩子們都是席地而坐。老師講完課,孩子們分組圍坐在不同的桌子前討論,合作完成一些練習。
在這個閱讀—表達—討論的過程中,旨在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激發(fā)孩子潛在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每個班有100多本書,每個孩子可以拿3~4本,放在書包里,回家讓爸爸媽媽睡前讀給他聽,以一個星期為周期,老師再給調(diào)換。學校會發(fā)一本日記,需要父母和老師共同記錄孩子的閱讀學習情況。
有時候我和老公都很累,不想讀了,但是洋洋堅持要讀完一遍才能睡覺,這接近一年的時間,可以說沒有斷過,都是他自己的堅持?,F(xiàn)在閱讀已經(jīng)成為兒子的一種習慣,這點我很欣慰。每年世界讀書日,孩子們和老師還會把自己打扮成喜歡的圖畫書中的角色,非常有意思。
分頁導航
© 版權(quán)聲明
《父母世界Parents》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zhuǎn)發(fā),請勿轉(zhuǎn)載。未經(jīng)允許轉(zhuǎn)載,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