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喂養(yǎng) 6個信號不可忽視
陳秦生
北京國際SOS救援中心急診及飛行醫(yī)療主任,從事急診及ICU工作15年。
小蘋果兒科醫(yī)生平臺合作專家,小蘋果兒科醫(yī)生
寶寶到底餓不餓?純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這樣來判斷
這四種表現(xiàn)說明寶寶餓了:

這三種情況,先別著急喂他吃東西:
● 吃奶漫不經心,吸吮勁減弱。
● 有一點動靜就停止吸吮,甚至放下乳頭,轉頭尋找聲源。
● 用他的小舌頭把乳頭抵出來,再放進去,還會抵出來,如果這時你再試圖把乳頭送給他,他會把頭轉過去,不理睬你,甚至會以哭來抗議媽媽的強迫。
小結:純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一般2~3個小時進食一次,如果是混合喂養(yǎng),可以每一次先喂完母乳后,再補一點兒配方奶。
添加輔食后的寶寶,要這樣建立飲食習慣
對于已經開始吃輔食的寶寶,要逐步建立起這樣的進食規(guī)律:
● 每日三餐
● 每天有2~3次餐間小食
● 每日三餐及餐間小食時間固定
● 不再吃其他零食
● 確保孩子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在餐桌、餐椅上,不能邊跑邊吃
● 提供輔食的時候,要給他選擇的權利,比如胡蘿卜或者西紅柿,然后尊重孩子的選擇。如果所有食物都拒絕,那就暫時什么都不給他
6個重要的好習慣,要全家齊心協(xié)力幫孩子培養(yǎng):
● 從孩子可以自己用手把食物放到嘴里開始,就不要先喂他,盡可能地耐心等他自己吃完。當孩子自己吃飯的時候,不要總是抱怨他吃得太慢,你可以限定時間,在限定時間內給孩子寬松的進食氛圍。
● 每一次吃正餐,或者零食,都要設定時間,可以用一個小的計時器來提示什么時候結束,直到孩子能在餐桌或餐椅上能在合理的時間內吃完飯為止。
● 如果孩子沒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吃完自己的食物,不要再強迫他必須吃完,必須把桌子上的食物收拾干凈,然后告訴他,進食時間結束。
● 即使你的孩子上一次正餐或加餐吃得很少,也不要在每日三餐及餐間小食外加零食。放心,一頓沒有吃好不會影響他的健康,而這樣做有助于養(yǎng)成好的習慣,對他大有好處。
● 不要只給孩子常吃的食物,要增加新的食物,尤其是以前他不愛吃的,比如蔬菜。
● 盡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吃飯,能夠給他做一個良好的表率。
小結:每日時間表:早餐—早間小零食—午餐—午餐會小零食—晚餐—睡前小零食。
在孩子的喂養(yǎng)問題上,家人之間經常出現(xiàn)矛盾。當矛盾出現(xiàn),一定要及時溝通。想要杜絕“過度喂養(yǎng)”的問題,不能經驗主義,只在乎飲食的數量,而不注重質量。希望所有的奶奶、姥姥和媽媽,都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一起努力,養(yǎng)育健康寶寶。
分頁導航
© 版權聲明
《父母世界Parents》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發(fā),請勿轉載。未經允許轉載,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