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意DIY 和46歲的毛毛蟲做游戲
成長之折疊翻翻書
其實不光是蝴蝶,螞蟻、青蛙也是孩子們喜歡的小動物。從小到大,它們幾乎是一天一個樣兒,所以我們來做一本有趣的生命成長書吧,可以貼一些小動物逐漸成長的照片,也可以讓大一點兒的孩子自己畫出來,這樣更有成就感。把書翻過來,另一面也來畫一畫與自己成長有關(guān)的故事。這里,我們來教你如何做一本空白的書:

1. 把白色硬紙剪成20×40cm大?。?/p>
2. 把紙對折,再折成四等份;
3. 用硬紙板剪出兩個正方形,每一邊比10厘米小一點就可以了;
4. 在正方形的兩面都涂上膠水,把它們放進這本書的頭和尾端,這樣可以使書的封面和封底比較堅固。
“蝴蝶”?“蛾子”? 傻傻分不清楚
也許,看完這本書,可愛的寶寶會指著所有長成圓圓翅膀的飛蟲都叫“蝴蝶”,其實有的只是和蝴蝶長得很像的“蛾”,那么,“蝴蝶”和“蛾”到底該如何分辨呢?不妨找一些圖片,讓孩子仔細觀察,最后再來一起總結(jié)出教科書上的“標準答案”:

• 蝴蝶休息時翅膀會直立合起來。
• 蛾休息時,翅膀會張開。
• 蝴蝶長長觸角的尾端有一個結(jié)。
• 蛾的觸角,看起來毛茸茸的。
生物大爆炸 是“繭”還是“蛹”?
書中把吃飽后毛毛蟲造的小房子叫作“繭”,很多大人一直以為這是作者的失誤,其實艾瑞·卡爾曾專門解釋過,“大部分蝴蝶是從蛹里面出來的,但也有例外。
有一種稱為‘法國詩人’的稀有種類,就會變成繭。這些蝴蝶住在太平洋西北邊的西伯利亞。
”孩子也會喜歡聽艾瑞·卡爾對于所用的字“不科學(xué)”的解釋。 “小的時候,爸爸會對我說:‘艾瑞,從你的繭里面走出來吧!’他的意思是說,我應(yīng)該要打開心胸,接納周遭的世界。因此我覺得‘從你的蛹里面走出來’這句話有點奇怪,所以,‘詩歌’就戰(zhàn)勝了‘科學(xué)’啦!”
《父母世界Parents》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zhuǎn)發(fā),請勿轉(zhuǎn)載。未經(jīng)允許轉(zhuǎn)載,追究法律責(zé)任。
分頁導(dǎo)航
© 版權(quán)聲明
《父母世界Parents》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zhuǎn)發(fā),請勿轉(zhuǎn)載。未經(jīng)允許轉(zhuǎn)載,追究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