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都有哪些“超人”表現(xiàn)
超人表現(xiàn):邁步
將手支撐在寶寶的腋下,讓他一腳著地,他會下意識抬起另一只腳,好像要開始走路,甚至會往前蹣跚幾步。
解密:這是步行反射,它會在寶寶2個月左右消失。
這種步行反射是寶寶對行走的一種嘗試。但最為常見是寶寶躺在床上,小腿不停地蹬踹。爸爸媽媽盡量保證寶寶穿著舒適,可以讓他盡情的空中踏步。
超人表現(xiàn):爬行
腹部向下俯臥,兩條腿會自動彎曲作出向前用力的姿勢,當大人用手掌支撐他的兩個腳掌往前推時,小寶寶的這個舉動會更明顯。
解密:這是爬行反射,它會在寶寶3個月左右消失。
當新生兒腹部朝上即仰臥時也會表現(xiàn)出“爬行反射”,這是因為他的雙腿還像在母親子宮時一樣,仍然朝向他的軀體蜷曲。爸爸媽媽可以時常幫寶寶翻個身,讓他趴一趴,還能促進寶寶練習抬頭。
超人表現(xiàn):伸腿腳反射
當寶寶仰躺著的時候,他的頭會轉向一側,并伸出他喜歡的那一邊的手臂和腿,而彎曲另一邊的手臂和腿。
解密:這是強制性頸部反射,它會在寶寶3個月左右消失。
這種反射,在出生后的數(shù)周內,能阻止新生兒由仰臥滾向俯臥或由俯臥滾向仰臥。同時,還有專家認為,他喜歡的那一邊似乎可預示他以后的習慣用手。寶寶喜歡伸出的那邊手臂如果是左手,可能是以后他做什么更習慣用左手。這種反射還可能在鼓勵寶寶把目光和手臂的運動結合起來,去接近身旁的物體,能促進寶寶的手眼協(xié)調發(fā)展。這時,爸爸媽媽可以用顏色鮮艷,聲音柔和的玩具逗一逗他。
超人表現(xiàn):擁抱
讓寶寶仰躺在柔軟物體表面,用雙手拽住他的兩個小手腕,輕提起來一些。然后,松開手讓小手自由往后倒下。小寶寶會下意識向前伸展胳膊,作出擁抱的動作,繼而開始大哭。在聽到大的敲擊聲,或者大燈強光刺激,小寶寶都會有這個舉動。
解密:這是擁抱反射,它會在寶寶4個月左右消失。
反擁抱反射會讓寶寶免于摔傷。如果發(fā)生什么意外,使寶寶失去支撐,這種反射會使寶寶抓住身邊的東西,免于摔傷,而抓握反射更會在這種危險發(fā)生時發(fā)揮重要作用。但因為有了搖床、寶寶坐椅、寶寶車等設備的保護,擁抱反射對寶寶已不那么重要。
超人表現(xiàn):覓食
用乳頭觸寶寶的臉,寶寶會把頭轉向乳頭,好像要搜尋食物營養(yǎng),輕撫小寶寶的臉頰或者嘴角附近,寶寶會下意識地朝這邊扭過頭來尋找食物。
解密:這是覓食反射,它會在寶寶4個月左右消失。
利用覓食反射的強弱,媽媽還可以試探寶寶到底是餓不餓。當寶寶饑餓時,尋乳反射那是相當明顯,只要乳頭一碰到他的臉頰,他就會迫不及待地轉向乳頭。相反,當寶寶吃飽或睡熟時,尋乳反射就不明顯了。
超人表現(xiàn):吸吮
消失的時間:6個月左右消失。
嘴里放進東西就會下意識地去吮吸。這種條件發(fā)射舉動我們通過小寶寶出生前的超聲波圖儀圖片中就能看到,在寶寶出生后三個月內,無意識吸吮動作會加強,一直到6個月后自動消失,從此進入有意識的吸吮狀態(tài)。
解密:這是吸允反射,它會在寶寶6個月左右消失。
吸吮力大,餓不著。利用吸吮反射媽媽可以試探一下寶寶吸吮力大還是力小哦。媽媽將手指放入寶寶的口中,他會自然地吸吮,如果感覺寶寶的吸吮能力大,媽媽就可以放心,至少寶寶攝取營養(yǎng)的能力就不成問題。
超人表現(xiàn):抓握
剛出生的小寶寶會下意識地抓住任何碰觸他掌心的事物,比如媽媽的手指或者一根繩……經常和小寶寶玩抓放游戲能促進與他的情感交流,增進雙方的感情。
解密:這是抓握反射,它會在寶寶6個月左右消失。
反射的意義:抓握反射的另外一個例子是,當你把搖鈴放在寶寶受傷時,要把搖鈴從這個小大理石手上拿開可不容易,抓握反射在前兩個月最強,到了第3個月就會開始逐漸消失,第6個月就完全完全消失了,但會為寶寶以后的手部發(fā)育打下基礎。
Tips:覓食反射與吸吮反射是判斷新生兒是否正常發(fā)展的重要指標
兒科醫(yī)生對新生兒的測試就是通過他是否具備這些條件反射的表現(xiàn)來完成的。覓食反射與吸吮反射這兩種最原始的反射如果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卻沒有出現(xiàn),寶寶將會在進食、維生等方面發(fā)生困難,因此可能要懷疑寶寶是否有缺氧、缺血或是腦病變等腦部損傷的現(xiàn)象。不過,必須經過詳細檢查、評估之后才能做出診斷,并非寶寶未出現(xiàn)某種反射反應,就絕對表示寶寶是罹患某種疾病或是發(fā)展異常。
© 版權聲明
《父母世界Parents》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發(fā),請勿轉載。未經允許轉載,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