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樹立正確“金錢觀”,對這幾句話說NO!
幾句話就可能影響孩子的幸福指數?不是聳人聽聞哦,關于錢的教育,需要父母上點心,那些可能誤導孩子“金錢觀”的隨口一說,一定要引起注意啦!
第一句 “太貴了,我們買不起!”

你想要表達的可能是:“這個東西性價比不高”,或是“沒人能想要什么就買什么”。但是,孩子的理解可能是:“我們很窮”(心里不安),“可昨天買的東西比這個還貴,媽媽不喜歡我了嗎?”
Parents正解:
如果你是想表達第一個意思,那不妨對孩子直說:“我覺得這個玩具是很好玩,但是比起其他差不多的玩具,我覺得太貴了,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再買。”孩子也許還不太能完全理解,但你的態(tài)度會讓他覺得自己沒有被無理拒絕。
孩子對于貴與不貴的概念,是需要通過學習才能理解的,你可以在孩子3歲以后,慢慢地教他理解性價比的概念。例如帶他去超市時,跟他一起找出三款同類的東西,例如三款巧克力,告訴他每款的價格,然后讓他比比看,哪塊最便宜。隨著他年齡的增長,再在比較中加入不同的維度,例如成分、含量。
如果你是想表達第二種意思,害怕孩子養(yǎng)成見什么買什么的毛病,那正好可以趁機鍛煉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列一個每月開支計劃,幫孩子更加清楚地明白愿望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區(qū)別。抽一個時間,全家人坐在一起,大家輪流說自己特別渴望得到的東西,把它們列出來,排除那些不太切合實際的。然后每月劃出一筆錢,輪流幫大家實現愿望。這樣的好處是,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得到獎賞的機會,而節(jié)約和等待并不會削減得到心儀已久的禮物時的興奮。
第二句 “寶貝,你想要什么,媽媽給你買!”

“我的孩子值得擁有這個!”愛孩子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媽媽們很容易變成購物狂,不過,這樣主動給予,很容易寵壞孩子,小家伙會認為只要是自己想要的,都能得到滿足,哪天你對孩子的要求說“不”時,就會發(fā)現,他完全不能接受!而如果孩子認為,錢總是會有的,而價格從來都不是問題,那么他在以后的人生經歷中將很難獲得動力。
Parents正解:
如果你認為不花錢為孩子買他們喜歡的東西,就表示愛得不夠,是不對的。只有先改變觀念,才能改變這種行為。
與此同時,嘗試讓孩子遠離誘惑,也是當下必須要做的功課。不要隨便送孩子禮物,帶孩子一起去商場時,也要事先約定好只買購物單上列出來的東西。剛開始的時候,哭鬧和抗議恐怕難以避免。不過,好在大部分孩子的適應過程比父母想象中會快一些。
分頁導航
© 版權聲明
《父母世界Parents》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發(fā),請勿轉載。未經允許轉載,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