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應對寶寶住院,別再焦慮!
4.大膽提出請求

“如果藥物看起來不正確,請再次檢查。如果某個醫(yī)療檢測不是你之前被告知的,要及時說出來。”為完善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而在費城兒童醫(yī)院當家庭顧問的Amy Kratchman說。“這樣做,總是能更好地確認任何看起來不正常的細節(jié)。”這同樣適用于清潔:在Violet復雜的住院經歷中,她曾感染兩種上呼吸道病毒,而且她的一個胸管很快化膿,必須要求急診外科修復。你阻止不了每一種感染的可能,但你可以幫助確保每個人在接觸患兒(或使用任何醫(yī)療設備)之前洗手。你可能會對要求醫(yī)院員工再次洗手感到尷尬,但是請盡管提出你的請求,以“我很抱歉,但我有細菌恐懼癥……”開頭就好。
5.為整個家庭考慮
如果家里有其他孩子,你就會知道一個孩子住院會影響到你家里的每個人。盡量讓其他孩子的作息正常。看看爺爺奶奶或家里的朋友能不能幫忙照顧和接送上學。“將這種情況提前通知其他孩子的老師。”Hiller說,“他們需要做好準備來應對突發(fā)事件或遺忘的家庭作業(yè)。”如果日程安排和醫(yī)院允許,可以安排其他孩子的課后探訪以保持兄弟姐妹之間的聯(lián)系。如果患兒需要隔離,可以安排每天的視頻聊天。請記住,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
當Jennifer Marquez剛出生的寶寶Louisa在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NICU)住了12天后,她的大女兒Vivien對于媽媽不在家的狀況表現(xiàn)出了抗議。“醫(yī)院不允許3歲的孩子去NICU,所以她一直問新出生的小妹妹在哪里,一遍又一遍,而且她不停地要媽媽。這讓我很頭疼,因為我每天去NICU單程就要1小時的行程。” Marquez說,“我一直感到內疚,直到我們帶Louisa回到家。”
6.像在家一樣
“一致性是關鍵,因為它可以讓你的孩子感到安全。”Hiller解釋道,“如果她在家里需要說‘請’和‘謝謝’,那么在醫(yī)院里也應該這樣做。”盡量保留一些熟悉的元素,如閱讀她最喜歡的睡前故事,還有擁抱、喂奶、洗澡和換尿布的方式,都應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做到和平時在家一樣。
7.維護孩子的權利
很多在醫(yī)院發(fā)生的事情是沒有商量余地的,因為孩子需要靜脈點滴、抽血或檢測,以便讓他更快恢復健康。但許多情況下還是有談判空間的。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從肛門測體溫,問問可不可以使用另一種體溫計,如夾在腋下的或能進入耳朵的。當涉及用針時,我們總是要求動作最輕柔的工作人員為嬰兒抽血(提示:這往往是一個NICU護士,可能需要特別申請一下)。對于我們來說,這有效地設置了一條堅持的底線,如果護士抽血或靜脈穿刺不能一次成功,那么我們應暫停,待會兒再讓另一位護士繼續(xù)操作。
有些時候需要及時說“不”。當善意的家政和清潔人員在午休時間開始擦地板或收拾垃圾桶,我們應拒絕他們(寫好“孩子正在睡覺”的紙條留在門上是很好的做法)。“起初,我沒意識到有些事情你其實可以拒絕。我是一個愿意取悅別人的人,所以很難真的去拒絕別人。但我意識到‘有些拒絕’是對孩子的最好支持。” Perri討論女兒的第一次住院時說,“事實上,你給出的反對態(tài)度,能夠讓你的孩子在某些事上更輕松些。”
8.家庭護理計劃
出院可能是整個住院期間“最可怕的部分”,因為現(xiàn)在你就要在沒有醫(yī)護人員的情況下,獨自進行護理工作了。所以,必須確保你知道給藥種類、藥量,以及給藥頻率。
9.索要危險信號列表
你會擔心所有的事,尤其是在回家后的第一個晚上。和醫(yī)生討論一下什么是正常的情況,哪些癥狀和體征是真正的危險警報。我們現(xiàn)在通過聊天軟件或電子郵件與Violet的醫(yī)生聯(lián)絡,這給了我們很大的心理安慰。如果患兒的病情脆弱,一定不要害怕詢問這些必要項。
10.忠于自己的感覺
如果孩子出院后,你在家需要添置一臺醫(yī)療設備,請?zhí)崆白稍冡t(yī)務人員你需要為此做怎樣的準備。“我們就是帶著鼻飼管和女兒一起回家的。”Kratchman回憶說,“好在我們提前做了反復練習和準備,事實上,你可能需要做好全部準備工作,確保在家能照顧好孩子,再正式出院。”
分頁導航
© 版權聲明
《父母世界Parents》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發(fā),請勿轉載。未經允許轉載,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