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小屁孩的煩人樣
3歲的孩子,對道理似懂非懂,常常說出一些讓人又氣又惱的話,擺出一副讓人又煩又嫌的做派。這時候,你該如何與她溝通呢? “這是我的!” 我家3歲的女兒,解決問題的時候總用手多,用嘴少,很有點小暴力傾向。見到別人拿著她喜歡的玩具,走上前去大喊一聲“這是我的”,然后就不由分說把人家推到一邊,將玩具據(jù)為己有。 應對的辦法:3歲的孩子會鞏固自我意識,剛剛懂得什么是自己的,卻不大懂得“與人分享”的道理,所以要逐漸地鼓勵她和小朋友一起玩或者換著玩具玩。并且給她一些時間:隨著長大,她會慢慢懂得這個道理,并且體驗到大家一起玩的樂趣,喜歡上合作游戲等。如果她到了四五歲還在欺負小朋友,那么你就要立刻制止了。你一定要堅持讓她道歉,要求她把玩具還給人家,并且告訴她:“你不能別的小朋友的東西。”解決問題的時候,你要確保孩子的確知道自己哪兒做錯了,等到她3歲之后,你還應該指出她的行為已經(jīng)傷害到了其他的小朋友。當然,如果你的孩子對待小朋友很友善,你一定要當場贊揚,這對她非常重要。 “我討厭死你了!” 兒子3歲半了,開始說一些讓人傷心的難聽話,比如我們說現(xiàn)在不能看電視了或者今天不能去游樂場,他就會怒不可遏地大喊“我討厭死你了”甚至開始拳打腳踢。 應對的辦法:孩子即使到了3歲半,還是無法找到恰當?shù)脑~語來表達自己的強烈的情緒。所以,你需要教給他一些正確的表達方式。下次他再在拒絕關(guān)掉電視時說出“討厭”時,平靜地拉著他的手,蹲下來告訴他:“媽媽不喜歡你這么說。你可以說'媽媽,我不同意'。”你可以教給孩子“談條件”的方式,一起商量一個你們都可以接受的解決辦法,比如再看2分鐘、提前5分鐘再提醒等等??傊?,當孩子學到更復雜的表達方式時,他就會減少簡單粗暴的惡言相向的次數(shù)了。 “你別管我!” 女兒3歲了,喜歡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她的事情只要我稍微插下手,她就跟我急,歇斯底里地大喊:“你別管我!” 應對的辦法:首先,你不要被孩子的“無情無義”傷到感情,先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后去思考她“惡語”后面想要表達的意思。3歲多的孩子動手能力逐漸增強,自我意識也越來越強,為了不斷地體驗新鮮刺激,也為了顯示自己的控制力,他們總是希望自己做事情。其實,我們應該保護孩子這種欲望,所以在下次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給孩子個選擇的機會:“現(xiàn)在穿衣服,但為了抓緊時間我們兩個合作好不好,你愿意系上面兩個扣子,還是下面兩個呢?”總之,在插手孩子的事情的時候,最好征得他們的同意。讓孩子了解這樣做的原因,領(lǐng)會他人的好意。 “我現(xiàn)在就想要!” 兒子3歲多了,總是想到什么就要立刻做什么。比如他想吃漢堡就要馬上吃到,想去騎車就要立刻騎到,一點不能耽誤。不然,他就撒潑打滾,非常讓人頭疼。 應對的辦法:3歲前的孩子都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直到上了幼兒園,他們才開始明白并不是他想要的東西都能歸他,并不是他想要做的事情都能實現(xiàn)。當孩子開始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時候,要學會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同時,嘗試給他建立責任感。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說,家是一個小團體,要讓孩子理解他作為這個團體的一分子需要擔負起重要的責任,所以你要給他安排一些家務(wù)活,比如說整理玩具,為花澆水,吃飯前把餐巾紙擺到桌子上。這種團體的責任感會慢慢延伸到他的生活當中,他會慢慢學會關(guān)心自己之外的人和事,知道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當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要告知孩子,媽媽了解你現(xiàn)在想要的心情,但是我們得按照約定好的規(guī)則行事,逐漸孩子學會等待。 “我做不好。” 女兒快4歲了,似乎接受不了壓力和挫折,稍微遇到困難就想逃避,每當積木倒塌、畫不出圓形或者自行車歪倒時,她馬上就會說:“我做不好。” 應對的辦法:通常情況下,孩子會輕易放棄是因為他害怕失敗或者在朋友面前丟臉,給他緩解壓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告訴他你曾經(jīng)歷過的失敗,以及你從失敗中獲得的經(jīng)驗和你之后的努力。此外,要想讓孩子具備百折不撓的本領(lǐng),請記住以下三點:第一,在她計劃一件事或者做一件事情之前,你一定讓她知道你希望她是有始有終的。第二,保持適度的期待。第三,你要提前向她解釋,每個人都是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通過“打預防針”的形式,幫助她提高承受能力。第四,你可以和他一起分析搭建不好的原因,提供具體地建議和幫助,讓孩子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解決問題得細節(jié)上,而不是被失敗的情緒打敗。 “你是個笨蛋!” 兒子上了幼兒園之后,學會了一個詞:笨蛋。他總是不由分說地叫身邊人“你是個笨蛋”,不管是小朋友,還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應對的辦法:小孩經(jīng)常用臟話來測試大人的底線,宣告自己的獨立。所以你不要有激烈反應,否則在他看來就是鼓勵。你要冷靜地告訴他這樣說非常不好,會讓別人很難受。問問他:“你還記得上次光光叫你'笨蛋'的時候嗎,你心里是不是很難受?”然后鼓勵他向妹妹道歉。平日的生活中,應該不斷地影響孩子學會體諒別人的情感,比如講故事、看動畫片的時候,給孩子解釋某個角色遇到了什么,他的感受會是什么樣。一方面要多從考慮他人心理狀態(tài)的層面加以引導,另一方面還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Tips:和孩子有效溝通需要共情 幫孩子學會分享、學會等待,接受必需的紀律和規(guī)矩,爸爸媽媽要先學會如何溝通。而說到溝通,態(tài)度非常關(guān)鍵。如果你沒有真正和孩子產(chǎn)生共情,那么你的話會很難打動孩子。所以,無論是希望他更加合作、還是想鼓勵正興奮的孩子、安撫正失落的孩子,都需要注意傾聽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并且?guī)椭麄冋f出內(nèi)心感受。當孩子正懷有傷心、難過、委屈等負面感受的時候,更要努力使用“共情”。 做到共情的3個法則: 學會安靜、專心地傾聽孩子; 用簡單的詞語回應孩子的感受; 替他說出心里的感受;
© 版權(quán)聲明
《父母世界Parents》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zhuǎn)發(fā),請勿轉(zhuǎn)載。未經(jīng)允許轉(zhuǎn)載,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