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叮咬、撞傷……謹防夏季高發(fā)7大意外傷害
異物梗塞

氣道異物梗塞,俗稱的“噎著、嗆著了”,在寶寶的意外安全事故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如不及時排出異物,幾分鐘內(nèi)就會威脅寶寶的生命。有些媽媽喜歡在寶寶玩耍時,邊追著喂吃的。其實,這樣非常危險,邊吃邊笑、邊跑邊嚼食物,最容易發(fā)生異物梗塞。
急救步驟
處理異物梗塞的方法,要按寶寶的年齡選擇,1歲以內(nèi)的寶寶,有兩種方法可選,1歲以上的寶寶,要注意按壓的力度。
1歲以下:呼吸道部分阻塞拍背法
讓寶寶俯臥在你的前臂上,頭朝下。一手支撐其下頜及胸部,手肘靠住膝蓋,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其背部兩肩胛骨之間拍擊5次,每秒1次。
1歲以上:呼吸道完全阻塞沖擊法
腿前后分開,站在寶寶背后,雙手交握,頂在寶寶肚臍眼正上方兩橫指處,用力向?qū)殞毟共康暮笊戏經(jīng)_擊式擠壓,每秒1次,連續(xù)5次。
蜇傷、叮咬傷
寶寶夏天格外招蚊子的叮咬,比蚊子更嚴重的是,帶孩子去公園時,也可能被蜜蜂、毛毛蟲蟄傷或者咬傷。所以,戶外活動時盡量避免帶寶寶去雜亂的草叢。去涂好防蚊蟲水,盡量穿長袖長褲。
急救步驟
1、刮掉毒刺。被蜜蜂等有毒刺的昆蟲蜇傷后,如果毒刺還殘留在皮膚里,可以使用信用卡或硬紙片等工具,將毒刺刮出來。如果只有一半刺進了皮膚,可以嘗試用膠帶把刺粘出來。不要讓寶寶用手抓,以防抓傷后感染。
2、沖洗傷口。用肥皂水沖洗傷口,還可以冰敷傷口,以減輕寶寶的疼痛。
3、立刻去醫(yī)院。被毒蟲蜇傷后,如果寶寶出現(xiàn)呼吸困難、傷口紅腫、嘔吐或腹瀉等癥狀,一定要立即帶寶寶看醫(yī)生。
分頁導航
© 版權聲明
《父母世界Parents》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zhuǎn)發(fā),請勿轉(zhuǎn)載。未經(jīng)允許轉(zhuǎn)載,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