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天不如跟老爸在家玩科學

為什么要玩科學?
學習科學時,兩三歲的孩子將因為自己的觀察、理解,獲得幾種關鍵能力,這樣的能力對孩子來說,將不僅限于童年階段的學習更加順利,對成人后的工作生涯,更是不可忽視的強大基礎。美國相關研究機構研究表明,孩子通過科學的角度看世界,將可以增加觀察力、邏輯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通過玩這種方式,能給孩子一個感覺:科學是好玩的、有趣的。在以后接觸物理化學學科時,他會很自信的。
為什么要讓老爸帶著玩科學?
因為老爸們更不靠譜,所以也更加富有創(chuàng)造力。《科學美國人》刊登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發(fā)現,嬰兒在8周大時已能注意到父母的角色差異。母親抱起嬰兒時,嬰兒會平靜下來,心率和呼吸頻率會下降;而父親抱起嬰兒時,嬰兒的心率和呼吸會加快,這是孩子興奮地等待游戲的信號。
所以,相比媽媽,父親經常發(fā)明一些新玩法,很少以固定的模式來玩游戲,使孩子不斷感到驚喜,更適合帶孩子做一些富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這或許更利于孩子認知能力的發(fā)展。
吼吼,那玩點什么?
通過一個認識恐龍的例子,慢慢又有序地帶著孩子一起玩,既能玩得高興,又能玩出科學和知識。爸爸們可以通過這樣一個例子,舉一反三到很多活動上。這樣的一個過渡,會讓孩子慢慢加深對一個事物或者現象的認識,也符合孩子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
分頁導航
© 版權聲明
《父母世界Parents》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發(fā),請勿轉載。未經允許轉載,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