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幼兒園,比你想象的差多遠?

財富決定教育層次
事實上—向弱勢群體傾斜
作為資本主義國家,財富與教育聯(lián)姻似乎理所當然,好學區(qū)的房價高,買不起這些房的窮人孩子就只有讀差學校了(如今這個制度也演繹到中國各大小城市并發(fā)展到了極致)。另一方面,美國大學的錄取制度更傾向于有實力培養(yǎng)孩子各方面才能的家庭,一般說來,家庭不富裕的好學生上本州的重點公立大學(學費低),差學生直接工作或上社區(qū)大學;家庭富裕的好學生上私立名校,而紈绔子弟包裝下估計也能上個不錯的大學。在美國討口飯吃的我們當然深諳這種游戲規(guī)則,加上5年前我們曾在加州住過一段時間,深受高稅收零福利之苦,所以,這次也不寄希望能得到什么好處。
然而,來到奧斯汀,我們瞬間享受到了弱勢群體的優(yōu)越,雖說一般意義的弱勢是以收入來劃分,然而在教育領域,還會加一條:不會說英語。公立小學里免費的Pre-kindergarten就是面向這兩種情況的家庭所設立,女兒符合后面的條件,自然蹭上了免費的課。
同時,學校里還為英語說不利索的家長開設免費的英語課,只要你有時間,就可以參加。而當3個月漫長暑假即將來臨,正在愁著為女兒報個什么補習班把之前省下的學費用出去時,學校又說,我們?yōu)槟銈冞@樣家庭的孩子提供了暑假一個月的免費英語課程,來吧來吧,還附送早餐、午餐和校車接送。原來當弱者這么好啊。
中國也施行的學區(qū)制度,在美國,窮人只要在好學區(qū)租房住,孩子就可以上好學校了。我們來到奧斯汀,輕輕松松就進入這里最好的小學,而在北京、上海,估計就只有像“虎媽”那樣拼死拼活了。如果要說財富決定教育,我想在哪個社會都差不多,如今的中國似乎更殘酷。如果要說社會對弱勢群體的傾斜,那么在美國或許還能感受到那么點溫情。
《父母世界Parents》雜志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發(fā),請勿轉載。未經允許轉載,追究法律責任。
分頁導航
© 版權聲明
《父母世界Parents》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發(fā),請勿轉載。未經允許轉載,追究法律責任。